由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蔡永文院長的邀約
回首許久未拾起的樂譜...
清亮地嘹響記憶深處的那一份執著與初衷
感謝您的鼓勵!我會加油試著努力~希望不負期許!!
蔡院長該是孩子們生命中的貴人
除此之外也熱忱地鼓勵我重拾歌唱的舞台
他曾告訴我:
妳文章寫得不錯 專業的部份更不該放棄
會寫更要會唱 能寫更要能唱...
其實我常覺得生命中有許多未知的驚喜
是否擁有能量與勇氣
尋回原本的初衷?! 總是矛盾著自己!
再次向院長辭演~但他十分耐心地說服我
並先將曲目印上節目單(讓我再慢慢考慮)
甚至連憶蓉也鼓勵我試試看呢...
考慮再三覺得悲歌較具戲劇張力,對我而言也較有表現的空間
且"中秋怨"在藝術歌曲類別中難度不算高倒是不錯的選擇:
中秋怨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IhhLA32zvo
中秋團圓夜此曲離散嗚咽著境遇
同樣的明月確有著不一樣的心情
使人不禁淒涼悲泣地細訴著寸寸愁腸…
其中運用速度的多變更賦予情緒的張力
金風 亂髮 涼露 薄裳 盈盈 淚眼
伴奏三連音的催促音程變化都相互呼應著 …
往事一幕幕印在在月上….是首令人難忘且典雅的悲歌!!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UOHeffgORM&feature=related
文章中的照片是我在國家音樂廳黃友棣老師的紀念音樂會場拍攝!!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CSWjGA1gFhw
黃老師曾說音樂的節奏,足以讓人變得靈敏與活潑
唱歌,可以令人在唱與講的聲音裡,表現內在智慧
聆聽樂曲,可以使人培養出「心靈的耳朵」...
尤其黃友棣老師的中秋怨膾炙人口
這也是我選擇作品的最大依據
但真實生活"怨"對於樂觀的我而言該是一道難題!
希望我別當膽小鬼 壞了院長的招牌
也希望到時候自己有勇氣再度挑戰自己~好難!!
不過我還是和孩子們再次謝謝蔡院長並預祝您當天生日快樂